第259章(2 / 2)

正想着,扇门就被推开了,几个商户夫人结伴而来,为首的有些抱歉道:小云先生,真是多有叨扰,今日路上耽搁了,我们这便将孩子们接走。

几个女童挎着书袋起身,临出门前,挨个向魏云珠和莹莹问好,就各自散了。

魏云珠瞧着她们欢快的背影,嘴角的笑意盈盈扬起。

她是顺德二年初来的益都,当年她坠江后,是早已受过自己嘱托的胖婶救了她,胖婶的儿子常年打渔水性极好,获救后她在西郊的李家躲藏生养了几个月,过了年跟随胖婶一家省亲,这才北上的。

胖婶的胞姐是益都盐运司的夫人,她们也就在这里落脚了。

益都地处偏北,东临兰陵,来往商户众多,麻雀虽小,可五脏俱全,日子过的倒也安稳。

如此,便琢磨起了谋生的法子,起先她临摹些书画笔墨,辛苦但也不算太难。从前在宫里,阿姐请了御用的书画大师温舟,来教习她,工笔画出落的惟妙惟肖。

一手小楷,也是颇受周围人的赞誉,久而久之便有了些名气,就盘下了这个铺子,支起书案,教女童们习字作画,铺子名为静心书院。

这半年,有不少人专门寻了来,下重金,请她去府上为女儿授课,若是不与其它事冲突,倒也乐意欣然接受。

以现在这个世道,小门小户的女儿家,大多只会修习女红女德,识字习画的不多,可有人听闻这位女先生教过的千金,能嫁得了世家大族,这才争相把女儿送了来。

魏云珠听见这些传闻,只是无奈的摇摇头,她本意并非如此,只是觉得,女子受过教育,才能活的更自由,更广阔。

此时,胖婶手里端着个墨黑的小汤碟,走进来便道:好姑娘,怎么我一不来,你在吃食上就又胡乱对付了?

现熬的乌鸡汤,快喝些暖身子,厨房里还炖着排骨山药呢,一会子叫莹莹端过来。

胖婶同胞姐少时走失,二十几年未见,这次寻亲,瞧见她们也是感动的紧,照顾方面更是好的没话说。

魏云珠接过那小汤碟,馋猫似的嗅了嗅,眼睛一亮:好香!

不过这天气越来越冷了,倒也麻烦胖婶你天天跑一趟。

胖婶笑了笑,手掌轻拍少女的手背:天天跑有什么打紧的,我啊,一直盼着能有个女儿,若我真有个像你似的这么俊儿的女儿,恐怕做梦都要笑醒,况且,我若不来,你怎得会老实好好吃饭。

说完后,又絮絮叨叨起来,这些话她基本是天天说:早说叫你搬去与我同住,也好随时照料你,不就省的跑这些趟趟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