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源不知管事把他们当做糟蹋良田的纨绔子,他正在给土豆切块。
他隐约记得,土豆切块是要用纵切法,还要保证每个块茎至少有一个芽点。
切块后又将其置于太阳底下晒了几个时辰,这期间他们去河边钓鱼打发时间。
钓上来的鱼就地烤了,姑且算作午饭。
饭后又过了个把时辰,苏源将晒好的种子放进早已犁好的土沟里,芽点朝上。
完事后又盖上土堆,挨个儿浇水。
如此这般,便大功告成了。
反正当初苏源就是这么种土豆的,当时那土豆花开得可漂亮。
拍了拍手上的泥土,苏源长舒一口气:“好了。”
唐胤正奋力修整土垄,整完最后一个,不顾形象地一屁股坐在田埂边:“呼——累死我了!”
方东:“这样就好了吗?”
苏源颔首,又叮嘱唐胤:“这期间还得麻烦你让庄子上的人留心着。”
说完又从宽袖中取出一张宣纸:“这上面是注意事项。”
唐胤接过,被长达二三十条的注意事项震惊到了:“管事识字儿,回头给他就成。”
苏源揉了揉肩颈:“那咱们回去?”
二人异口同声:“回。”
虽说春风裂石头,可秋风吹得久了也不好受。
方东还好些,他钓鱼时是背着风,唐胤直接被吹得秃噜皮了,脸颊两团高原红,不疼不痒,但有碍形象。
唐胤临走前交代管事好生照料地里的作物,三人搭乘马车回了府城。
一整天颠簸又劳作,比坐着背一天书都累,苏源晚饭后坚持了一个时辰,老老实实躺上了床。
甫一闭眼,就出现在自习室里。
随着自习室升级,苏源的学习效率有了极大提升。
每逢晚上,苏源结束一天的学习躺到床上,只需半个时辰,就可以完成两个半时辰的学习任务。
既可以提前完成任务,也不耽误睡眠时间,一举两得。
苏源磨好墨,执笔作起了文章。
落笔之处皆是银钩铁画,矫若惊龙,和着蓝色细沙的流淌,一一浮现于略微泛黄的宣纸上。
三个时辰转瞬即逝,苏源放下书本,心神一动,出了自习室。再看天色,才过了半个多时辰。
方东也已入睡,苏源无声勾了下唇,侧身躺着,缓缓合上眼。
之后的四个月,苏源每次休沐都会抽空去唐夫人的庄子上。
一是为了查看土豆的生长情况,二是为了确保负责这块地的人有没有真的用心。
事实证明,苏源的担心是多余的。
土豆长势还算不错,有几个没长成,其余的都冒了头,迎风摆动着叶片。
有两次他去庄子上,恰好碰见妇人给土豆试验田(苏源自个儿起的名字)除草,她们很是仔细,不放过任何一株杂草。
二月初,恰好临近年关。
土豆也到了丰收的时候。
这一天不仅苏源三人,庄子上的人也都跑来看热闹。
只是顾忌唐胤少爷的身份不敢离得太近,只能远远瞧着。
“你晓得这地里长了啥不?”
“俺老张种地几十年了,还真没见过这东西。”
“而且吧,你看它上头光秃秃的都是叶子,难不成就是这叶子能吃?”
大家一边说,一边暗暗摇头。
几个娃娃闹着玩呢,难不成真能种出什么来?
不可能!
绝对不可能!
寒冬腊月,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,却无法阻挡苏源下地挖土豆的热情。
不仅他,就连唐胤和方东也都把袍角掖进腰带里,帮着挖土豆。
好些日子没下雨了,土壤表面干硬,苏源在上面洒了水,待土壤湿润,才刨开土壤。
入手沉甸甸的,苏源不用看就知道硕果累累,喜悦之色溢于言表。
双手快速扒拉几下,彻底将土豆们解放出来。